用利润地图识别盈利业务
文/世界经理人文摘
大多数财务系统往往不能提供你所需要的信息。你需要一件工具,它能够将财务信息转化为管理信息,并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引导你的行动。
"利润地图"就是这样一种工具。它根据盈利性将客户、产品、服务和交易加以分类,并分析关键利润驱动因素。这就形成了通过认真管理业务细节迅速改善企业利润的基础,同时又不需要大笔资本支出。
构建利润地图有5个步骤:
1.在"70%准确度"水平上分析盈利性。某些企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,设立繁杂的基于经营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。最常见的就是,测算成本变成了项目,无休止的争论之后,许多项目还没来得及转化为影响利润的行动,就已经失去了动力。最重要的结果通常是非常清楚的,运用已有知识和估算进行快速、明智的分析就能得到。
2.构建利润数据库。选择2到6个月的时段,将全部或节选的交易数据载入电脑。每笔交易应携带关键信息,包括客户和产品的识别特征以及特殊服务。接下来,运用容易测定的变量建立成本函数。例如,库存成本可以通过估算处理,如把两周内的商品设为"A"类,四周内的商品设为"B"类,八周内的商品设为"C"类。这个流程将产生出交易数据库,每笔交易都带有收入。分析该数据库可得知客户、产品和交易的盈利性,它将让你看到大块的利润和亏损出现在哪里。
3.选定有合理代表性的个别客户和产品。针对每个客户,系统地研究不同产品的利润驱动因素,如收入、成本。尝试不同的业务模型,比如改变订货间隔期、销售间隔期或服务间隔期。研究定价,包括价格水平和价格机制。变动产品组合,开发替代计划也能改善利润。
4.重新审视整个业务。根据已经建模的客户和产品,将业务分类。看看现在的大块利润和亏损在哪里,做出改变后对利润会产生什么影响。采取有力行动,确保你业务中的高利润部分,然后制定流程改善业务中边缘部分的盈利性。这个过程将包括在日常协调活动中培训一线销售和运作人员,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盈利性。
5.将利润地图体制化,每半年重复分析。当你确立分析流程后,接下来的各轮分析将会开展得非常迅速。该流程本身会加强团队协作,并且变成看待业务的新方式。随着利润的提高,新的机会将会不断涌现。